第(3/3)页 “住持,这米怎么发霉了,还给这帮孩熬粥?” “施主莫怪,这小庙人多粥少,香火钱没有几个,能从市集买来些这些发了霉的米都很不错了,多少人还买不到的?” “官府不管的嘛?” 住持一愣,“官府?施主说笑了,官府如何管的我们这些难民?” 庄俞没有出声,其实他跟明白,只是还是很不甘心而已。 端起粥碗分给了几个年龄很小的孩子,又同住持说道,“寺中可否可以做的荤食?” “施主莫要乱语,阿弥陀佛。虽说我等是无用和尚,但佛门清规戒律还是会谨记于心。” “小子多有冒犯,在下兜中还有些盘缠,打算为这些半大的孩童做些荤食,当然我也会给诸位僧人买上些好的大米生菜。”庄俞解释道。 老僧住持看了一眼少年,“老朽糊涂了,只晓得清规戒律,却忘记了还有一众嗷嗷待哺的孩童。施主大义,佛祖明白。全贫施主安排。” “那好,还请住持派出两个帮手,随我去往集市买些事物,还望住持多多见谅。” 一众和尚孩童呆呆望着庄俞,眼中光芒闪耀,感激于心。 晌午,庄俞跟着两个僧侣整整步行三十多里路程,才寻到一个集市。 也好在两个和尚强壮些,一人能扛的起两袋大米,少年则买了半边猪肉,和一袋专门用来熬粥的小米及大半口袋白菜,扛着肩头,沿着原路回寺。 因为随行的是两位和尚,庄俞就自己扛着荤腥和一袋细些的米粒,加上半麻袋白菜,最是沉重,却是步履轻快,走在了最前,时不时停了脚等等僧侣。 小姑娘早和一帮不大的孩子打成一片,这会正在寺庙门口用树枝写写划划,教他们识字;在小姑娘眼里,他们就是五年前的自己,没有饭吃,没有人疼,直到遇到了庄俞,才有了人疼,才有了家;当然这些孩子也是曾经的少年,所以庄俞才会很不忍看着孩子受苦。 石小可蹲在地上,望着庄俞离去路,刚想着哥啥时候回来,就瞧得一个远远身影愈来愈近,肩抗好多东西, “我哥哥回来了。”小姑娘说完,一溜烟儿,跑去接了庄俞。 住持这才看到,不免薅了一把长须,点了点头。 庄俞扛着荤腥离着寺庙老远处放下,同住持打了声招呼,旁边一个同小姑娘高不了多少的孩子说道,甜甜说道,“你哥哥力气真大。” 石小可小嘴一撅,仰着头,双手叉腰,趾高气扬,半点不含糊答道,“那是。” 庄俞无奈了摇了摇头,帮着小姑娘摆正了小脑袋,不然走路就有些飘。 住持这才看到后面两个僧人,肩抗两麻袋大米,气喘吁吁,到了寺庙,轻放了米袋,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端不起身。 住持轻然一笑,望了眼少年,心中一目了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