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卢伟的转变-《从衰仔到顶流》


    第(1/3)页

    卢伟听到于震的话,心里顿时有些不满,什么叫不管质量怎么样,咱们出版社都要出版?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他的心里想着,要是这本小说质量不行,他怎么也不会同意,在小说的编辑一栏上属上自己的名字。

    出于对文学小说的热爱,他打开文档开始看了起来。

    “咦,这本小说字数不多啊,只有十二万字,比张弛之前的两本小说,字数少多了。”

    想起张弛之前两本各一百多万字的大部头,他的心里一阵鄙视。

    字数再多又怎么样?

    充满了钱臭味的文字在他眼里一文不值。

    他充满偏见地想着,目光落在了文档里的内容上。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

    看到文档中开头的内容,他的眼睛不禁一亮。

    “是新体小说。”卢伟立刻来了兴趣,开始一行一行地往下看。

    与电影版的背景不同,小说版是一部纯粹的乡土小说,小说一开始,是以第一视角,讲“我”年轻时候的经历。

    “我”年轻的时候,去农村收集民间歌谣,途中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也碰到了一些伤风败俗的事,并由此引出了主角福贵。

    “我”遇到福贵的时候,福贵已经是一个老人,他正在地里,忽悠偷懒的水牛耕地。

    书里是这么写的:

    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

    “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

    接下来就是一番交流。

    在“我”的盘问之下,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

    并说出了原因:“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卢伟看到这里,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不知道这老头到底有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会以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去欺骗老牛耕地。

    接下来,随着“我”和福贵的交流,第一视角切换到了福贵的身上。

    福贵年轻的时候,属于地地道道的地主阶级,家里还有一百多亩地。

    他爹指着他光宗耀祖,可他却不求上进,心想凭什么让他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去想光耀祖宗这些累人的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