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陈崇的犹豫-《从衰仔到顶流》


    第(2/3)页

    不过他成名的时间太短了,才大半年时间,一年都不到,咖位太低了,难以让陈崇完全信任。

    陈崇收拾好心情之后,用手机打开邮箱,发现张弛发来了两份文件,一份是合同文本,还有一份则是电影剧本。

    合同文本他没急着打开,而是选中电影剧本,直连家中的打印机,将电影剧本给打印了出来。

    陈崇将电影剧本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比以往他受到的剧本都要沉。

    他翻到最后一页,看了一下底部的页码,发现这一摞剧本,竟然一百五十页之多,比一般的剧本多了一倍有余。

    看着这一摞打印出来的纸张,陈崇心中忽然放心了不少。

    字数的多少虽然不代表剧本的好坏,但能看出张弛的用心程度。

    虽然他觉得张弛传拍艺术片,其中多少有冲动的成分,但为了拍艺术片,写了这么详细的剧本,明显说明他是做了相关的准备的。

    陈崇想到这一层,便打开剧本看了起来。

    “竟然还是年代片!”陈崇看到剧本开头的介绍,心中生出了一丝诧异。

    没想到张弛年纪轻轻,竟然想要拍年代片,这种情况还真是少见。

    要知道,目前但凡新生代的导演,基本都会回避年代片这个题材,而选择拍现代片或者古装片。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导演身处这个时代,对这个时代比较熟悉,拍起来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考究。

    而观众也对这个时代有代入感,更加容易获得沉浸式体验。

    而古装片则恰恰相反,不论是导演还是观众,都不熟悉时代的背景,只要在服化道上下一些功夫,很容易就能糊弄过去。

    语言上虽然要做一些调整,使其显得古色古香,但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不太出戏,观众就能接受。

    但年代片就会讲究得多,虽然从时代上讲,年代片是属于旧时代了,但距今也还没到一百年时间。

    当时照相机已经发明,很多观众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那个时代的文字和照片,这就使得导演没办法随便糊弄。

    如果对当时的背景随意篡改,很容易造成观众的口诛笔伐,所以拍摄起来受到的限制很大。

    陈崇实在没想到,张弛第一次拍艺术片,竟然会选择这样的背景。

    在他的印象中,热衷于拍这种背景的,基本都是老一辈的导演,老一辈的导演经历过时代浪潮,更加喜欢探究过去。

    而新一辈的导演则没有这种冲动,他们更加喜欢着眼于当下,讲当下的故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