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很多益州的百姓,对于汉中商会的认识,虽然仅仅只停留在它是一个让百姓们过上好生活的商会,不过他们正好明白了林川建设汉中商会的根本目的。 对于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看法,益州的百姓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到学院上学。 很快益州各个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当中,给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学生报名名单已经汇总完成,由陈掌柜转交给了曹冲。 益州分会二楼,曹冲正在查看陈掌柜送来的学生名单汇总报表。 “没想到益州分会和生产基地当中工匠子嗣的报名人数,就已经高达七百一十五名,看来当初设计建造能够容纳一千名学生的汉中职业培训学院,规模还是有一点小了。” 看完报表上的学生报名人数之后,曹冲对陈掌柜笑着说道。 原本曹冲和陈掌柜,对益州的所有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考察完毕之后,一同认定每个郡当中只要建设一座能够容纳一千名学生的汉中职业培训学院,便已经是足够了。 谁知道成都一郡之地,就需要建设两座汉中职业培训学院,才能够让更多的益州百姓子弟进入学院学习。 “殿下所言甚是,不过按照益州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的发展情况,每个郡中建设一所能够容纳一千名学生上课的汉中职业培训学院,我觉得学生人数还是有些多了。” 陈掌柜觉得益州分会和生产基地,等到十二座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全部建成之后,根本无法同时给一万两千名益州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毕业生安排好岗位。 “陈掌柜,如今益州生产基地内的工匠,年龄平均已经有四十岁了。 再有两届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毕业生,这些生产基地当中的老工匠们,可能就要干不动了。 所以我们需要储备一批工匠,用于替换现在在生产基地当中工作的年长工匠。 仅仅是这样,益州也最起码需要一万名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毕业生。” 曹冲觉得三年培养一万两千名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毕业生,对益州的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来说并不多,甚至可能还要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 陈掌柜闻言,突然有些对如今正在生产基地当中工作的工匠们感到担心。 “殿下,那今后替换下来的年长工匠,我们要怎么安置他们?” 因为现在的工匠除了自己做一些小生意的,剩下很少会更换东家。 更何况除了汉中商会以外,也没有其他的商行会需要这么多的工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