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家里有了余钱,顾父也就不想委屈两个孩子。 “也好!等斯年高考完,咱们就把房子收拾收拾!” 顾母点点头,她是亲妈,怎么会不心疼孩子。 倾城也好,斯年也罢,还都这么优秀、懂事。 随便一个孩子都能给父母带来荣耀,更何况,她有两个如此好的孩子。 提到了修整房子,顾母忽的想到了什么,凑到顾父耳边说道,“老顾,前几天我碰到居委会的主任了。” “他说,咱们顾家的小饭店,带火了整个城中村的经济,很是不错。” “他还说,要抓住机会,将咱们的小饭店打造成一个品牌。” 顾父愣了一下,自家就是个苍蝇馆子,怎么忽然变得这么重要了? 带火整个城中村的经济? 这、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呃,好吧!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全省各地的网友来打卡。 还有一些省外的粉丝,来省城旅游,顾家的小饭店也成了一个“景点”。 国人的那句“来都来了”真的非常神奇。 他们光顾顾家小饭店的时候,也会顺便在城中村转一转。 城中村有很多小店铺,不能说多精致,但都十分接地气——便宜! 大城市几乎快要绝迹的两元店,一块钱六个的水煎包,一杯三块钱的奶茶,烫发染发不超过一百块钱的“复古”理发店…… 所有的店铺,都给人一种感觉:实惠! 在超市,一百块钱,好像也买不到多少东西了。 但在城中村,从东吃到西,溜达好几条街,都花不完! 顾家所在的那条街东头的房东,非常有眼光,也足够有魄力,直接把自家的自建楼重新装修了一番,直接改成了旅馆。 并在网上开通了订房服务。 当外地网友搜索“顾公主”、“顾家小饭店”的时候,那家叫如意民宿的旅馆也会被关键词搜索到。 只几天的功夫,六层楼旅馆的几十个房间就被订了个七七八八。 那家房东跟顾父是本家,按照辈分,还要叫顾父一声“哥”。 人家家里有两栋楼,每个月光房租就能收个几万块钱,是村子里过得比较好的那一拨。 平日里,虽然对顾父也还客气,张嘴就是“哥”的叫着。 可他的语气里还是带着金钱带给他的优越感。 当然,这都是过去式了。 现在嘛—— “那天我在村口碰到老六,他还给我敬烟呢,啧啧,这都多少年了,还是年轻那会儿,他曾经这么‘尊敬’过我!” 顾父回来后,曾经颇为感慨的对顾母说道。 不能怪人势利眼儿,嫌贫爱富、欺软怕硬都是人的本性! 曾经高高在上的堂弟,现在又把顾父当成了大哥,不过是利益的驱使罢了。 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清楚。 顾倾城带来的热度,不只是让自己受益,也让同村的店铺都沾了光。 随后,连居委会都意识到了顾家的重要性。 于是才有了主任跟顾母的“闲聊”—— “主任说了,咱家的楼确实层数太低,跟周围的邻居不太一致。” “而且这都七八年了,房子都有些旧了,也该收拾收拾了!” 顾父闻言,眼睛一亮,“他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加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