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呀!自行车?” “华子,你行啊,居然都骑上自行车了?快说,哪儿弄来的?” “不会是接的你师傅的吧,骑的时候,可得爱惜着些,千万别给磕坏喽!” 这天傍晚,大杂院的一些大婶大妈坐在门口,一边闲聊,一边看着四周。 千万别小瞧这些中老年妇女,所谓的“小脚侦缉队”,说得就是她们。 周围要是有个风吹草动,她们准能第一个发现。 当然,他们的初衷可能只是单纯的八卦,但原因和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最关键。 某些时候,大妈们总能发挥神奇的作用呢! 某个大妈抬眼就看到胡同口有人骑着车子过来,她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发现竟然是后院的吕新华。 其他的大妈们也都发现了,纷纷站起身,团团围住了吕新华和那辆自行车。 二八大杠,车架十分结实。 车身上刷着锃亮的黑漆,看着就无比气派。 “哎呀,这好像是新的啊!” “华子,难道是你买的?” 大妈们小心翼翼的摸着自行车,眼底带着明显的羡慕嫉妒。 “嗯!刚买的!” 吕新华已经在汽车班工作两个多月了。 他也终于哄得师傅带他出去跑长途。 昨儿刚回来,靠着司机们惯用的手段,吕新华狠赚了一笔。 吕新华比前辈们更大胆,脑子也更活泛。 他的外快,赚得也就最多。 跑去黑市买了张自行车票,居然还能剩下买自行车的钱。 没说的,一个字——买! 今天刚下班,吕新华就揣着钱和票去了百货大楼,然后就推了辆凤凰牌的自行车。 若是搁在后世,吕新华根本就看不上这种又笨又丑的铁家伙。 但,在这个时代,自行车是堪比迈巴赫的存在。 哦不,不对,是比豪车都拉风的存在。 因为在后世,不是所有人都认识豪车品牌,但在六零年代,所有人都知道自行车的价值。 “咦?华子应该算是咱们大院第一个买自行车的年青一代吧。” 人们似乎很容易攀比,总爱评个“第一”。 大院里十多户人家,吕新华这一代也有三四个年轻人。 邻居们难免就会在这些同辈人中比来比去。 过去,吕新华并不突出。 他本人的条件不错,但家庭太拖累了。 反倒是与他同龄的乔建国,比他更受推崇。 还有一两个比他们小两三岁的孩子,随着中学毕业,开始找工作,也有了跟吕新华这样的“大哥哥”对比的资格。 “马氏还真是华子的贵人,自打被她抽了一巴掌,这华子啊,是一天比一天有出息!” “可不是嘛,现在居然连自行车都买上了!” 邻居们看着吕新华骑着锃明瓦亮的自行车疾驰而去,再次感叹着。 PS:又是周一啦,亲们,多多支持呀!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