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捡到宝-《明末龙腾》
第(2/3)页
张若仲不置可否,他和其他大明人一样有着华夏中心主义,即中原之外皆蛮夷心理,蛮夷计数方法怎能及得上自家高明。
黄辰毫不在意,他只在意对方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其他无关紧要。又坐了一会,见张若仲开始专心账目,黄辰起身离开房间。
碣石卫负山阻海,地理位置极佳,堪称惠、cháo二府咽喉,乃广东滨海军事重镇之一,同时此地渔业发达,亦设盐场,虽非县城,但其繁荣富饶却远胜于周边县城。黄辰心中不得不佩服郑芝龙的眼光,打下碣石卫,海盗联军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收益,比之铜山有过之而无不及。
念及郑芝龙,后者目下不在碣石,昨rì一早便率领十几条大船往西而去,名义上是窥探官兵虚实,这话说出来自然无人肯信,探查军情哪需要他这个盟主亲自出马,何况其船不载铅药而载财货,十有仈jiǔ是去澳门贸易。
郑芝龙过往经历早就随着他的威名传遍南海,人人尽知,其少时浪荡无度,被其父赶出家门,迫不得已出海投奔在澳门经商的舅父黄程,在澳门期间郑芝龙学弗朗机语、入洋教,此后纵然离开也一直与澳门弗朗机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黄辰对此羡慕不已,海盗抢来的货物如果不想烂在手里,要么原价折半卖给沿海jiān商,要么卖给郑芝龙,若能将货物运到台湾荷兰人或澳门葡萄牙人那里,则可获得原价数倍的利润。奈何郑芝龙牢牢把持着台湾航路,众人无法与荷兰人直接交易,只能通过郑芝龙这个中间人,其中大部分利润都被后者吞了。此番澳门之行郑芝龙又独自前往,众人只有眼馋的份。
黄辰不喜欢这种被人扼住脖子的感觉。仿佛所有努力都是在为郑芝龙做嫁衣。
不可否认海盗联盟的成立使很多人从中受益。包括黄辰,可到头来只成就了郑芝龙一人,他由一个盘踞台湾蛮荒之地的海盗头子一跃成为大明海上之王,不管势力、名气还是财富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黄辰缓慢前进,一路思寻,即将抵达目的地时,脑海内猛然蹦出一个想法。仔细推敲了一番,觉得这是不与郑芝龙起冲突的前提下,最有可能打破对方垄断的方法。当然,倘若他的实力太过弱小,郑芝龙不介意假人之手,比如周三老除掉他这个祸害。所以他现在需要的是默默积蓄力量,当他有了足以自保的能力就可以付诸行动了。
“真希望这一天尽快到来。”想到这里,黄辰内心振奋,脚步都不由轻了几分,后面的彦次郎、彦四郎兄弟相视一眼,悄然加快跟随的步伐。
来到cāo场外围,望见场内千许人排成军阵,喊杀演武。颇具气势。黄辰不住点头,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他的部下。平rì海盗本就很少cāo练,更不会正午顶着rì头cāo练,这种事也就黄辰干得出来。为此海盗联盟内部热议许久,纷纷暗笑他入错行了,他不该当海盗,该当将军才是,甚至为他取了一个“总兵”的绰号。
黄辰站在树下遮阳乘凉,赵弘毅、庄默、张刑等头领很快赶了过来,黄辰说道:“新人情况怎么样?看起来还不错。”海盗个个都是多面手,水路皆可,黄辰却将水陆分离,不久前才组建一支人数过千的陆营,近rì又建起一支五百人的队伍,黄辰问的正是后者的情况。
“只是勉强可以立住阵势,徒有其表罢了。”赵弘毅摇摇头道。首支陆营之所以快速形成战斗力是因为黄辰旧部超过半数,稍加整顿即可一战,新队伍虽有老人充当骨干,可底层皆为俘兵乃至青壮,短期内很难指望他们派上用场,非要狠狠cāo练一番不可。
“慢慢来,不用急。”黄辰笑着说道。对于赵弘毅的练兵才能,他是十分肯定的。
视线回到cāo场,观察片刻,黄辰眉头微微皱起,问赵弘毅道:“兵器是不是太杂了?”他离开台湾时部下仅千人出头,如今麾下陆兵一千五百人,水兵也有一千四百余,总兵力接近三千。一个多月时间人数翻了几个跟头,武器需求很大,向商人购买只能解决一部分,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战场缴获的明军兵器,诸如刀剑、叉钯、钩镰枪、斩马刀之类的,让习惯了长枪火铳的黄辰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陆营情况勉强还过得去,水兵简直不忍直视。
“各有妙用吧。”赵弘毅说得含蓄,却也听得出与黄辰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在他看来,多兵种发展至今仍然大量存在必然有着它的道理,并非像黄辰想象的那样不堪,只要训练到家一样可以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黄辰下意识挑了挑眉,赵弘毅的话只会作为参考意见,而不会影响他的决定,他坚持认为多兵种不符合时代cháo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