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29 罗衣舞春风-4-《帝国的黎明》


    第(2/3)页

    陈东对着铜镜整了整朝服,平静地道:“不关你事。”

    “这是礼部的疏忽。”邓素满脸惭色,低声道,“不知陆浮休怎生和他们联络好的。”

    “哦?”陈东的目光如电,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叹了口气道,“也许吧。”

    陈东顿了一顿,似是自言自语,又似问两人道,“按照大礼法,五分之一的学政联名弹劾丞相,丞相就必须亲临学政公议大殿,接受全体学政的公议弹劾,若一半以上学政同意弹劾,丞相就必须去职,是这样的吧?”尊卑有别,丞相亲临弹劾现场,在别人看来,这绝对是无法忍受的羞辱。而礼部若不失职,完全可以提前动作,使陆浮休凑不齐五分之一的学政人数来发动弹劾。

    陈东越是若无其事的口吻,邓素的心情就越难受,脸色就越难看。

    林贞干抱拳道:“丞相大人,这些乱党目无朝廷,您还是别去大礼议那边。”

    “我为什么不去?”陈东一振朝服,看着外面,缓缓道,“大礼法的规矩,丞相岂能不守?”他顿了一顿,目光在二人身上一转,沉声道,“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陈某倒要看看,大宋到底有没有一半的学政要我去位!”

    他一甩袍袖,沉声道,“走吧。”大步走出了丞相的签押房。

    邓素对林贞干苦笑了一声,神色复杂地紧随其后。事涉弹劾,温循直等六部尚书都已等候在外面,他们都会亲临大礼议纤长,以示与丞相大人共同进退。相府的书吏纷纷起立,或站在院中,或在窗后,目送这一群大人的背影。若非地位卑微,他们都会到礼议大殿去为陈东鸣冤叫屈。这几年来,陈相公殚精竭虑的操劳,宽容大度的胸襟,礼贤下士的风范,书吏们都看在眼中。而理社秉政,可谓众正盈朝,奸邪遁迹,陈东等人齐心协力,硬生生力挽狂澜,使大宋恢复了中兴之势。

    晨曦迎面照在陈东身上,在他身后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仿佛一个巨人站在他的身后。

    这些年来,内忧外患从未断过,但大宋国势却是蒸蒸日上。朝廷放开了盐铁盐酒茶等多项专卖,去除一切苛捐杂税,在各地撤除关卡,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工商业蓬勃兴盛历朝以来仅见。在民间富户成倍增长的同时,丞相府又迫使各州学政同意重新丈量田亩,清理隐田,使民间的负担更合理而均匀。朝廷励精图治,不但遏制了辽国对江南的入侵,更收回河北,大宋对辽国已经是攻势。河北岳飞屡次上表,很多人估计数年之内,宋辽必有一战,那就是直捣上京,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在身边人的眼中,陈相公不仅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也是历朝有数的良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