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协助夫君-《抗战之浴血大兵》
第(2/3)页
蒋光头对东北推迟易帜十分担忧,他担心时间拖长情况有变。美国ZF也唯恐日本策划东北**的阴谋得逞,有损于美国的在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终于决定直接参与东北易帜的斡旋。于是美国驻华公使马克谟在南京ZF的同意下,以赴朝鲜为名,前往奉天与张少帅会面,力劝张少帅及早换旗,美国方面愿为实现东北易帜作出努力。美国的支持对张少帅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方面对美国的态度也十分关注,林权助得知美国公使马克谟的到来还推迟了回国的日期。在这种形势下,日本ZF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外交立场。
张少帅和南京ZF的联系也在进一步发展。8月13日以后,易帜之事被延期后,双方进入加强实质性关系的阶段。10月8日,国民DZY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依照国民ZF组织法,改组国民ZF,成立五院,选蒋光头为国民ZFZX。这次会议任命张少帅为国民ZF委员,蒋光头公开发表了这个消息。同日,蒋光头为推动东北易帜致电张少帅:“委员既经发表,应乘此时机,同时更换旗帜,宣言就职。以十七年双.十节为兄完成统一之纪念日也。”
这一年的“双.十节”易帜虽未能实现,但至此易帜之势已不可逆转。张少帅表示接受任命,同时南京ZF利用美、英等国牵制日本,在国际上争取同情者。美、英、法等国抓住日本出兵山东问题不放,一再向其施加压力。在日本国内,田中内阁也是内外交困,不得不放松了干预。
至此,条件完全成熟,张少帅于12月29日毅然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蒋光头当即复电表示嘉慰。这一天上午7时,张少帅在省府大礼堂举行易帜典礼。欧美各国领事均应邀参加,唯独日本领事未到,接着张少帅发表了讲话。12月31日,国民ZF任命张少帅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并将热河省加入东北,成为东四省。
东北易帜后,日本ZF大为恼火。12月31日,总领事林久治郎拜会张少帅,捶着桌子叫嚷:“突然易帜,等于宣告断交。日本方面现在看你的态度,必要时有采取断然措施的可能。”张少帅只是回答“没法子”。
东北易帜是张少帅一生的壮举。张少帅身为奉系首领张作霖的儿子,能和蒋光头抛弃前嫌,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不畏日本的强权压力,坚持统一,为避免大规模内战作出了贡献。同时他自己也巩固和加强了张作霖奉系继承人的地位。东北易帜最大限度的维护了东北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东北人民的拥护,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同时,也使蒋光头在名义上统一了华夏,巩固了南京国民ZF的地位。
在整个过程中,蒋夫人积极支持,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少帅和宋家早有交情,蒋夫人以前在上海时就和张少帅是好朋友。她不仅向张少帅和于凤至写信,努力劝说,动之以情,而且在蒋光头面前替张少帅作保证。东北易帜从7月开始筹划到年底实现,历时半年,中间几度反复,南京ZF里不少人都对张少帅失去信心,而蒋光头在蒋夫人的支持和沟通下,始终信任和体谅张少帅,和他默契配合,终于成功。此外,美、英ZF的支持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蒋夫人不时地向美、英人士介绍和宣传南京ZF的方针和政策,亲自撰写文章向海外宣传。
东北易帜,是蒋光头靠近西方,利用美、英势力抗衡日本取得的一个成果,这自然也少不了蒋夫人的一份功劳。
而蒋光头经过多年的征战招抚,总算名义上统一了华夏。蒋夫人也正式成为了华夏的“第一夫人”。
二次北伐完成,张少帅在东北易帜后,蒋光头在形式上“统一”了华夏。但各地的军阀和地方实力派虽然在表面上归顺了ZY,暗地里始终对蒋光头的南京政.权心怀戒备,绝不答应蒋光头染指地方利益。像阎锡山、冯玉祥以及桂系等有实力和蒋光头对抗的地方实力派都是在暗暗较着劲,他们拥兵自重、占据一方,随时准备取代蒋光头的统治地位。蒋光头当然很清楚ZY和地方的这种格局,把消灭地方势力当成巩固自己统治的首要大事。所以从1929年初,就接连开始了连绵不绝的新军阀战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