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抗战之浴血大兵》
第(3/3)页
当时,孙立人虽然指挥的队伍仅112团和113团,且兵力不过3000人,来犯的敌军先头部队也只有3000人左右,但孙立人有把握打赢:一、新38师训练严格,惯于夜战近战;二、112团2000官兵是生力军,113团官兵因打了大胜仗,仍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锐不可当;三、114团的两个营正奉命进来增援,已在途中;四、敌人已经打了败仗,是一支疲惫之师,所处地理位置与心态又不好。
孙立人深思熟虑后,觉得手中的3000勇士可一鼓作气,定能将敌人先头部队大量杀伤,然后再从容撤退。他命陈鸣人、刘放吾两位团长,等到晚上,利用黑夜掩护,悄悄靠近敌阵,于临晨开始进攻。
就在此时,英军一个上尉突然来到孙的指挥所,送给孙一道取消这次歼灭战的命令。命令大意是:因东路日军突破第6军防线,第5军主力也已经后撤,为了不影响曼德勒会战,命曾师长速回皎勃东地区待命。
就这样,虽然箭在离弦,孙立人只得无奈地电令各部队停止攻击,以防守为主。
在部队紧锣密鼓调遣的时候,远征军司令部又吵成了一片,其原因是亚历山大在皎勃东发来了求救急电:在仁安羌至皎勃东之间,有日军3000多人向英缅军进攻,要求远征军急速救援!
“英国佬太无耻了,孙立人的新38师就在仁安羌掩护着他们撤退,怎么后面又出现了敌军?就是有敌军的话,孙立人也会向我们报告!我们现在正需要集中兵力防御,要是东线出了问题,日本人控制了东枝和眉谬,咱们回国的退路都会被堵死!哪支部队还能抽出来去掩护这些老爷兵?”杜聿明很不耐烦,对罗卓英道。
“你这是什么话,委座一直让我们精诚团结,现在盟军有难,我们怎么能见死不救呢?”罗卓英也不知是否该相信英国人,但现在日军4个师团压了上来,远征军的确兵力显得不足,但蒋光头命令他要“一切听从史迪威的安排”,所以他也不能做主,只得看着史迪威。
史迪威跷着二郎腿,满不在乎地看了杜聿明一眼:“中路戴安澜的第200师现在休整完毕,可以做机动部队,他们离西线皎勃东不过100公里,让他们赶去,配合孙立人的新38师,先歼灭那股日军,再回中路布防。”
“第200师不能往西线调啊,”参谋团团长林蔚也觉得杜聿明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现在东线垒固失守,日军很快就会进犯东枝和眉谬,那样位于后方的腊戍就危险了,如果腊戍一失,我们回国的后路将会被彻底切断!”
“我们完全能够将敌人压在皎勃东――央米丁――东枝一线,他们连曼德勒都进不了,更何况是最后方的腊戍?而且第66军刘伯龙的新28师,现在正在曼德勒到腊戍一线接防,我们的会战一定能成功!”史迪威仍然固执己见。
林蔚和罗卓英不再反驳,杜聿明无可奈何,他并不看好史迪威和蒋光头共同商定的“曼德勒会战”计划,但他只能冲史迪威发火,万万不敢对蒋光头有半分不敬――可现在是东线危机,只希望甘丽初的第6军能借助天险,守住东枝和腊戍,不然远征军退路被断,10万将士将会大祸临头。
戴安澜于20日上午接到命令后,心头还有些惊喜:既然在皎勃东的日军只有3000余人,估计也就是鬼子的一个先遣联队,孙立人新38师能在仁安羌建奇功,我们在皎勃东也吃掉3000鬼子,不一样是大功一件?
“全速前进!”戴安澜命车队以最大的速度飞驰,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投入战斗时间的早晚,因为哪怕延误一分钟,敌人也可能完成准备工事。
第200师的官兵们还饿着肚子,但在师长情绪的带动下,个个奋勇前行。
下午,第200师先头部队到达皎勃东区域,却并没有听见枪炮声,将士们不免犯疑。
戴安澜率主力到达后,便下令部队展开,选择有利地形向纵深移动,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只有少量英缅军在零零散散地撤退,并没有发现日军!
英缅军见到华夏人来了,个个兴高采烈,向第200师的官兵们竖起大拇指,口里叽里呱啦不知道说些什么,估计是称赞华夏人够意思,又安排了一个师来掩护他们……
第200师上了英国人的当!
英国佬实际上是想把华夏远征军多调些到西线,接手前线阵地,掩护英缅军安全向印度转移!
看着英国佬们那些劫后余生的得意神情,戴安澜气得直摇头,兄弟们都还饿着肚子,居然是这种结果,恨不得架起机枪对这些垃圾狂扫一通。
“命令部队,先就地用餐,同时向司令部报告这里的情况!请示下一步行动!”戴安澜抑制着愤怒,下令道。他心中也相当不满:司令部里面的那些人,究竟在干什么?自从同古战役开始,送达的命令和情报,都是一团乱糟。
部队尚未用完餐,司令部来电:东路危急,第6军受到空前的压力,命令第200师火速赶往东线东枝支援!
戴安澜几乎要骂娘了,他们从中路央米丁赶到西线的皎勃东,不到一天狂奔了100多公里,现在又要从西线赶往最东线的东枝,一共有400多公里!往返加起来,一共要跑500公里!现在已经是徒劳无功,还要继续跑,将士们会怎么想?
戴安澜深深吸了一口气,他不能将上面指挥紊乱的实情说出来,必须得保证士气,经过考虑后,召集部队讲话。他向士兵们解释:日军已经从皎勃东转移,我们没能赶上,很可惜。现在东路危机,鬼子进犯东枝、腊戍,想彻底断了我们回家的路,希望兄弟们发扬昆仑关大战和同古大战的精神,星夜赶到东枝,将鬼子狠狠打一顿!
已经感到疲倦的官兵们在师长的鼓励下,个个情绪激昂,齐声吼道:“坚决杀回去!”
看着满身灰尘的战士们,戴安澜不禁心里有些愧疚了。
4月21日晚,第200师先头机械化部队,终于赶到了东枝,但是他们并没有见到第6军的部队,反而与日军第56师团一部发生遭遇战。甘丽初的第6军暂编第55师已经全军覆没,赶到东枝设防的第49师和第93师一部也被日军先后打垮。甘丽初率残部东撤,向中缅边境的萨尔温江一带(怒江下游)转移。
而东枝,已经彻底落入的日军手中!
戴安澜立即召开作战会议,作出夺取东枝的部署,以柳树人的599团、刘少华的600团为攻击部队,郑庭笈的598团为预备队。600团沿公路向东枝城攻击前进,599团负责攻占东枝城外右翼高地,包围东枝城侧翼,切断东枝至雷列姆的公路,并在高地上用重机枪射击城里的敌人,与重炮兵、装甲车一齐掩护主力进攻。
第200师主力全部集结在东枝后,迅速展开了攻击。
4月24日拂晓,全面攻击开始。侧翼攻击高地的第599团,向敌方阵地发动猛攻。士兵们奋勇登山,一连攻克了几个山头,虽然部队的伤亡很大,但他们还是占领了高地,然后居高临下,向城里射击,599团第1营于当天下午便切断了东枝至雷列姆的公路。
600团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攻击城区,与敌发生激烈巷战,逐巷逐屋进行争夺。598团在装甲车掩护下,冲进城区扫荡残敌。当晚,第200师占领了东枝城。此战共毙敌800余名,击毁14吨重坦克3辆,获战马数匹。
戴安澜收复东枝虽然顺利,但却很疑惑:此战虽然艰难,但是也取得了胜利,可见日军的防守部队并不多,那么东线日军主力部队到哪里去了呢?而且没能捉到日本俘虏。当地缅甸人也很不配合,根本不说日军第56师团究竟往那个方向去了。
日军要是不顾后勤补给,而是急速穿插直奔腊戍,切断远征军的退路,那形势就危险了。戴安澜心里掠过一丝惊慌,迅速下令:“赶紧报告司令部,日军主力不知去向,可能奔向腊戍!”
戴安澜的担心没有错。
日军第18师团的牟田口廉也和第56师团的渡边正夫都喜欢赌博,他们最喜欢做冒险的事,完全不要后勤补给也敢孤军深入长途奔袭。
也许是历代天皇保佑,此二人都觉得自己运气特别的好。华夏方面的东线空虚,他们一路攻下了茂奇、垒固、东枝,将华夏远征军的第6军主力击溃,华夏人被打散了躲进密林里,他们也不急于荡清华夏军队残部,干脆继续推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