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二章 喜获丰收-《将军请下马》
第(2/3)页
顾芯语拿了一百斤玉米,去磨坊磨成了玉米面,发了之后,做成了发糕,窝窝头,玉米面饼,菜团子等等......
而围在地里的几个人,都异常激动与兴奋,亩产一千一百斤呐!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概念,
意味着如果推广开来,如果按照周朝现有每人三亩地的平均值去计算,那就是每人每年能得三千三百斤,按照周朝征收农田税的标准,减去九百斤,净剩两千四百斤,每日口粮平均为一斤左右,满打满算,最后还剩两千斤余粮可供支配!
顾瑾瑜震惊了!傅殊震惊了!
侯爷推着轮椅激动地说:“我大营的军士在不担心饿肚子了!”
小庄头杜三郎抱着一棵玉米杆子,直呼,娘亲啊,金娃娃啊!
傍晚,日头西斜,众人齐聚在临水居的花厅里,品尝着这些玉米做出来的主食。
一边品尝,一边赞不绝口,这是平生没吃过的美味,金黄的外皮,泛着新鲜的玉米香,最重要的是,侯爷先吃的是个大窝窝头,一个下肚,竟然感觉饱了,其他的品种那是他硬撑的,不吃个遍,多亏得慌,所以他一边吃,一边暗叹,真顶饿啊!
傅殊对顾芯语说:“你说这些都留作种子?”
“对呀,可惜还是少了点,要想全国推广,还要等上一到两年呢。”
顾芯语有些遗憾的说道。
顾瑾瑜每样都略尝了一个,看侯爷吃窝窝头要吃饱了,他就把窝窝头放在了最后,先品尝的是玉米饼和菜团,侯爷瞅见了暗暗骂声,还跟以前那样狡诈!
顾瑾瑜安慰女儿:“万事不可一蹴而就,推广起来未必有想象中的容易,很多百姓固守陈规,根本不思改进,这件事要一步一步的来。”
傅殊点头同意:“这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其他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百姓对于能吃饱肚子的粮食,还是接受程度很高的,到时就要看推广力度如何了。”
顾芯语点点头,刚要说话,外面突然有护卫急急喊:“圣旨到!”
众人大惊,急忙迎出来,只见有队人马向这边驶来,竟是上次来过的李公公,
顾瑾瑜赶紧叫来元娘张罗,元娘曾经接过圣旨,所以,并不慌乱,有条不紊的指挥着王伯他们摆香案,洒扫庭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