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顺着这六层楼高的大门走进去,绝对会让第一次来这里的人震撼,原来书店也能这么气派! 江州有国营大书店,也是属于国资委下属产业,也是一栋楼的巨大书店,可真该来学学设计,当然体制内要这么搞,估计谁都很难承担这个责任。 因为整个七层楼高的裙楼空间有三分之一都是挑空通透的,那就等于少了三分之一的商业空间,算不算资产流失呢? 所以体制内为什么反应比民营慢点,就是在这些类似细节上。 挑空的空间干嘛? 整整七层楼一面墙全都是书架! 想想吧,书架每层立着放书大概是三四十厘米左右高,七层楼,而且是商业空间的空高大概是每层四五米甚至更高,也就是三四十米总高,一百层高的书架,整整七八十米宽,木纹书架上摆满了各种颜色书脊的图书,光是这幅景象就已经堪称艺术品了,然后上面布满了横着斜着的阶梯通道,既寓意着书籍是帮助人的台阶,也方便读者找寻书籍以后直接坐在台阶上看,只不过这类似纽约建筑背街消防梯似的金属楼梯通道不算很宽,有点限制人,属于好看不太实用。 更多的书在对面。 又是两个顶天立地的书架分列两边,不过这次是圆柱形一直从大堂到七楼,同样是外面密密麻麻的一百层书架,但圆柱形的内部就是电梯,出来以后随手都能从书架上抠出一本书来看,到处都有座椅。 所以无论从两个不同方位的大门哪边走进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两侧高山仰止的书架,一边平得像是峭壁,另一边仔细看能感觉到上面有微微的内收,有点丰碑的意思,方和圆的对比尽在眼前,颇有意味。 于是任何新来的游客或者读书人都会好奇的按照铁梯上分列出来的品类,选择自己的喜好拾阶而上的看看,所以书架前挤满了人,感觉就是峭壁上那些神奇的岩羊。 不过定义为新型书店的核心在圆柱书架上,每层楼出来的宽阔通道上,座椅间安排的却是触摸屏电脑,任何人都能在这里通过电脑软件找书,找自己喜欢的内容,查找大概书名的任何书籍,锁定书籍在哪个地方,兴致勃勃的可以在两边书架上去自己翻看,也可以找最近的服务台要求直接提供书籍付款带走。 这原本是唐建文他们顺手帮读书会做的书籍管理软件,现在改头换面加上高开明重点研究过的触摸屏技术,就自行开发出来这样的系统设备,也可以说全球都是绝无仅有,大堂的二十部触摸屏,每层楼电梯外的十部电脑,随时都挤满了好奇的读者。 石涧仁当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了,背着手看看那种好奇的场景,还是顺着圆柱书架这边的大扶梯走上楼,其实整个书店的书架就在那几处了,没有其他书店排列得星罗棋布的书架书台,就是简单粗暴的把所有书架集合起来,其实反而获取了更大的使用率,让每层楼实际上接近一半的空间都变成了商业空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