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败象-《大宋崛起》
第(2/3)页
灭辽灭金之后的大片领土,蒙古人当时是和宋朝同盟作战,但是事后的战斗成果元人却翻脸不认,把辽国占领宋人的大片土地据为己有,并且把自己的都城设到了中京大都,并且在站稳脚跟之后马上开始了南下侵宋的战争。
已经奄奄一息的而宋朝看似马上就要彻底崩溃,在元大都一直用心建设都城的忽必烈大感意外,并且开始怀疑自己用人是不是错了,还曾怀疑伯颜是不是中了汉人的邪术,九十九道湾都过了,生下一条小河沟还给翻了船。
直到特派的使者报回亲眼看到的情况,忽必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刻向北方三个汗国下达了召集令,开始征调三个汗国之内的军力参战。
忽必烈在北方一直驻守着二十万的大军,其实目的一直是防范这三个汗国,毕竟都是忽必烈的血脉子孙,只要机会合适每一个大帐都可以拉起正统的大旗替代忽必烈。
可是现在是整个蒙古族共同的命运,一旦宋朝翻过身来,用几千万人口的大口之力,来对付几百万人的蒙元部落,那结果可想而知啊。占领中原靠的是狠、是快,还有宋朝羸弱的军事体系,以及无数的降兵降将,如果是没有这点汉将降兵,就蒙元派出的这几十万骑兵,洒在中原大地之上连个水花都不见得能冒起一个。
三个汗国极其的不情愿派兵,他们三家聚在一起的力量,并不比忽必烈薄弱,但是他们同样的担心忽必烈会对发他们,一旦把兵马调走,会趁机会灭掉他们。
他们想的一点都不过分,这个念头忽必烈朝他们调兵的那一刻就产生了,如果一切顺利,彻底侵占南宋的同时,他也会把这三家汗国统一,整个天下就只有他一家成吉思汗的正统子孙。
就因为时间的问题,元兵从广州战败退走之后,一直处于被动的守势,江西、湖南、福建等大块的区域,已经被宋军从新占领。他们为了保存力量,在一些小的州县驻军开始主动撤离,汇集到一些大的军营待命,避免被汉人百姓在夜里给砍了脑袋。
元军在收缩宋军却在扩张,但是在扩张的过程中,赵天佑也面临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疆域城池不断的收复,宋军最关键的武器,就是火器营的大炮,铸造的速度不慢,但是也供应不上各地如饥似渴的需求。
哪一为城池的守将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请求火器营援助协防,哪怕只派几百人带上十门大炮入驻,也能够威慑在附近的元军,为当地的军民百姓壮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