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自在城楼观山景-《大宋崛起》
第(2/3)页
赵天佑心道,科学不是靠理解就能解决的问题,炮弹的爆炸并不简单的是靠木头、靠挖深坑就能够预防的。当你把乌龟壳造好的时候,同样把攻击的机会让了出去,丧失灵活机动的特性,在人员众多聚集的时候,一颗炮弹的爆炸,更能造成巨大的战果。
不管用什么方法到达城墙外,还是要面对大炮的轰击,这是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避免了元军在接近城墙的时候,本来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战损。
不出赵天佑所料,这些元兵并没有想挖一条直达城下的地道,而是在原地挖了一个坑,并把木排拆开竖起来,埋在大坑的前边防护大炮的攻击。这样来一来等于在城外一里的地方,元兵盖了四座巨大的工事,并且他们还在继续的挖通道,试图将这四座工事连接起来。
赵天佑看着慢慢施工的元军,心中开始推演将来可能产生的变化,慢慢的盘算有没有必要现在就开始阻止他们,还是默默的看着,等到他们投入更大兵力的时候再起攻击。
对于开花弹的威力,赵天佑很有信心,尤其城头装备的这种最大口径的大炮,发射六斤装药量的开花弹,随着工艺的慢慢提高,已经有了足够的威力作保证。
要说能够对付现代装备的装甲车,那是有点吹牛了,但是仅凭把原木连接起来的工事,挨不住几颗炮弹就会稀巴烂,根本就保护不了里边的士兵。
在崖山战役之中,比它小一号的船用大炮的轰击,对上的是最新打造的大型战船,甲板的厚木板足够结实了吧,还不是一炮砸一个洞,躲在船舱中被炸死的元兵不计其数。
四处建成之后连接到了一起,通道足有一人深可以并行三五人,可以让元兵快速的在几座工事之间自由转移,有点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中广泛应用的战壕。
不得不说元军当中也有能人,这么超前的法子都能够想出来,要不是元军一直在火药武器应用上落后,赵天佑就要怀疑忽必烈身边是否有和他一样穿越而来的帮手。
文天祥却对这样的工事没有解决的办法,眼看着逐渐成型有点沉不住气,一旦大炮的威胁和杀伤力降低,广州城可就危险了。
“天佑,咱们不能放任他们继续了挖坑了,照这样下去很快就能够挖到墙外,今天就派骑兵在夜间出城捣毁它们。”
赵天佑笑道:“文大人,你就让他慢慢挖吧,他们也是拿不准这个法子好不好用,咱们一动不动,现在拖一拖时间对咱们有好处。”不光没有装备上船的大炮挪到广州城头,赵天佑还下令拆了二十条炮舰的大炮,总共凑了两百五十门,正在慢慢的运进广州城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