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讲武堂-《大宋崛起》
第(3/3)页
赵天佑点点头道:“是的,培养一个合格的军官,怎么也要一两年的时间,现学现卖恐怕是来不及的。不过事情总是要开始做的,每晚一天,未来就损失一天,我们的实力更难以增长。初期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这所学校本意是建在香港岛上,为我们自己的南海舰队培养水手的,但是现在最需要提高实力的,是广州城的骑兵和步兵。
再说只凭我一个人的能力,这件事情难以推动,也没有那么多的教习,所以还是由文大人牵头成立。我会整理出一些新的教材,作为咱们传统武学教授课程的补充,或者我先们一起商量,重点先教点什么,应付眼下越来越多的军队。”
赵天佑说话留着面子,没有明说朝廷的军队战力驳杂,基础军官的战术素质不够,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是几百年的重文轻武,和文天祥直说恐怕伤他面子,因为他就是最大的文臣啊!
“大宋朝廷日渐衰落,能够在新会苟延残喘的挣扎,全都是拜仗义援手所赐,而那位张世杰张大人恐怕一点都不感激,要不然咱们从没有接到过新会派来的人啊。
既然如此我就卖回老脸,和张镇孙练手开办广州城的武学,对天下百姓五湖四海之人都敞开大门,把当年王安石大人办学的宗旨继续发扬广大。
文能定国武才可以安邦,这几百年来大宋朝一直重文轻武,已经犯下了天大的错误,冷了天下的武将之心,丢了自家的大好河山。今天就由我嘴里说出来,先武后文安邦才能定国,我们的武学就其起名讲武堂如何?”
赵天佑一听心里一抖,华夏军事学校的鼻祖,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的名号,竟然从文天祥嘴里说出来了。想想当时晚晴的境遇,和现在风雨飘摇的宋朝,有好多相似之处,山河不在国未破,此时不讲武更待何时!
“好,这名字起的绝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