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岛-《大宋崛起》


    第(3/3)页

    赵天佑话锋一转道:“哈哈,老杜你看看这些船,都是咱们的喽,以后都归你负责了,不会是嫌多吧?”

    “行了,我的赵将军,你就是在给我弄两百艘来,我也不嫌多,我现在是需要大批的水手士兵。还有你赶紧催催老冯头他们,最近的大炮产量非日低,这一百条船马上就要开始装备,不得急死我呀!”

    “行啦,一口哪能吃个胖子,一点点的来,冯老爷子他们也碰到难事了,问题解决不了,他们比你着急呢!”

    岛上确实碰到了难题,佛郎机子母炮的设计早就完成,配套的子炮标准、新式开花炮弹的制造等等,都已经完成,就等着样品通过试验检测,就能够大批生产装备部队。

    出现的问题在于炮身的材质,子炮和母炮的炮膛应该严丝合缝,绝不能出现大的缝隙,这样在发射的时候才能保证精度和射程。可是现在的子炮,发射两次之后就会出现开裂的现象,或是母炮的炮口连接处涨口。

    最近的时间岛上一直在调配配方,希望能炼出又有强度又有韧性的钢材,好比破甲谁的配方就是副产品,坚硬锋利有余,但是受巨力容易碎裂。

    具体怎么炼出好钢材,赵天佑并没有实践经验,不过他也没有责怪或者施加压力,只是尽自己所能提出一些想法和意见,具体怎么变成现实,还是要靠工匠们去一点点的实验。

    赵天佑回岛之后休整了几天,接收完船只之后,还得派船把王坡的手下送回去崖山,按照赵天佑的性子,怎么可能让他们空手而回呢。大炮和火药不能轻易给别人,那八门大炮留在崖山,象征意义远大于实战,不过那样赵天佑也留下了八十枚炮弹,以备不时之需。

    给王坡装了一些粮食补给,还有香港岛上铸造的农具,他准备在崖山屯兵开荒,如果有趁手的农具,那可事倍功半。

    本书来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