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过堂-《明末攘夷志》


    第(2/3)页

    当然该吩咐的依旧要说。

    高阜对典史苏成恩说道:“县衙缉拿看押诸事,苏典史务必上点心。”

    后者起身称是。

    主薄杨明泉这时起身,为难道:“下官与原告有些亲戚关系,还请大人准许下官回避!”

    高阜愣了愣,这位杨主薄算是本地人,背后的势力姑且也是蓬莱排得上号的。只是说什么亲戚关系,倒是有些牵强。

    高阜准了。

    几人之后再将卷宗看了一遍,各自说了些意见,然后散去。

    高阜大抵不会知道这场官司会给自己惹来多大麻烦,如今倒在心里有了判决初稿,毕竟事实清楚,人证物证俱全。

    正月十九,辰时刚过,陈迹给外面的动静吵醒,穿好衣裳出来,蓬莱县衙的差役已经在等着他了。

    不见老陈踪迹,姑且也是为了避嫌。不由想起上回在青州,真是到了哪里都逃不过牢狱之灾啊。

    陈文萱如今暂时管家,对于眼前这一幕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只是如今家里出了老人就是孕妇,这些事她也只能装在心里。

    陈迹倒是一如既往的心大,安慰了几句,说到:“我先走了。再弄下去,家里听到消息,包不住的。”

    县衙,高阜高坐,惊堂木一拍,威武声后,原告被告都被带了上来。

    陈迹大小有个功名,无需下跪行礼,见礼后倒是第一次见到了原告。

    高阜开始问案。

    原告陈述时间,陈迹渐渐听着,这才觉得自己好像不大懂官司,倒是怀念起青州的陈文杰来。

    高阜话音转了过来,问陈迹道:“董五所言,你可有辩解?”

    陈迹道:“回大人的话,学生在去年确实曾将盐场、老宅一并作为质押,从四明钱庄借的五万现银,五万银票,半年后皆已还清本息,学生实在不晓得这位董五因何成了学生债权人。”

    “董五,你可听见了?”

    “大人,小人听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