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族学问话-《明末攘夷志》
第(2/3)页
“是谁?”
“薛谨。”
“然后呢?”
“然后小五也不知道迹哥儿本来也是青州翰社的人吧?”
陈过这会是真的被吓到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这么说,登州翰社刊印的册子也是迹哥儿的手笔?”
“差不许多。”
陈过愣住,自己还真是只晓得读书了。
“这次他拿出来的这本小册子,姑且是他的藏私手笔,你们切记不要外传。”陈适接了话过去,正色到。
几人自知其中厉害,正身应下。
登州刊行的小册子他们以前也买过,而且族里甚至专门有人负责这桩事,恰好又是兼职族学先生的陈运。那册子本身做了对应没一级考试的副版,近乎是面面俱到了。一开始只是转印青州那边的集册,后来本地部分“文学宗师”被激起了火气,堂堂登州士林,怎能任由青州几个家伙评点置喙,因此开始主动参与进来,除了拿一笔润笔银子,也是起了与青州争一争的想法。翰社巴不得如此,因而有意识调整两地集册在对方地界的刊行数量,赚了不少。
薛谨如今外放了贵州的官,临走前将陈迹在青州、登州两处的地位拔了个高度,隐约有了唯他马首是瞻的意味。整个翰社如今都在为明年秋闱积蓄力量,意在一举打响翰社名声。
毕竟比起其他有朝中大佬坐镇的,翰社如今有官身的只有薛谨,往下甚至一个举人都没有,集合了一波秀才。
翰社总社在济南,兴盛于青州,扩散于登莱等地,内部其实也存在着总社与分社之间的争斗。要只是为了一个领袖的名声,陈迹倒不介意,只是总社那边几位创社元老,似乎对他很戒备。
私下里,青州也好,登州也罢,其实都希望能与济南那边做一次分割。毕竟每个月送往济南的活动经费,对于两地来说,实在是浪费之举。
陈迹从中斡旋,众人到底还是气不过总社那边的颐指气使,已经着手给薛谨写信,这事并未与陈迹明说,大抵还是怕他牵扯进来,遭了总社那边的挤兑。
总之各自心思,都不及陈迹眼下难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