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魏源摆手道:“罢了,你既不说,我也不勉强。府衙一早已经知会于我,昨夜收效甚大,也算你部分功劳。” “县尊,学生……” 魏源瞪了回来,“本官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也识趣一些。” 陈迹缩了回去,不在说话。 魏源跟着道:“场面上的事情,任谁都绕不过去,一早县衙收到了三份状子,除了几家大户士绅的联名状子,还有那座王府的一份。陈迹,你可知这背后的牵扯?” 陈迹颔首,跟着摇头。 魏源难得给了个笑脸,“我只是给你提个醒,凡事切记操之过急。” 陈迹起身作揖,“学生记下了。” 魏源嘴皮子抽了抽,实在嫌弃这一本正经的模样,抬手道:“混蛋吧。” 出了门去,吕典史在院门口等着,陈迹笑着说了不少好话,约了时间摆酒。 回到家时间已经不早,一夜未眠,再又折腾了一个早上,身体的疲惫很快席卷过来。 青州全城,则在处理昨夜的后事。 ———— 是日,陈迹早前递给蔡家的拜贴得到了回应,约了时间上门。陈迹心情不错,领着暂时赋闲在家的朱成虎,早早往长乐坊过去。 陈迹名下的产业,涉及酒楼的倒是采取跟人合伙的方式,以适时推出新菜系入股,每年下来倒也有不小的分成,在此之外,以同样的方式入股了一家酒坊,一家酱油坊,折腾下来除了干股,倒也形成了一条不小的供应链。加之青秀山农场一些新菜的逐渐供应,陈迹渐渐打造出一条不一样的“食物链”。至少丰富了青州秋冬之际的菜品。 另外为了避免一家独大,遭人嫉恨,陈记之下除了几个自家做的“品牌”,更多的都是采取一种“技术入股”的方式,对外的口号自然也是“开放、合作、共赢”。青州商场风气顿时为之一变,尤其在不少人切实得到好处之后,陈记并积累了不少名声。只是如此一来,到底碰了老牌商家的利益,梁子必然就结下了。 有些事情倒真是被推着往前的,原本只是一个念头种子的东西,到底因为生根发芽后,不可避免的窜出许多枝条。陈迹在察觉到当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后,其实也在趁着部分转移登州的机会,做些修剪。 青州城里,以齐家为首一些人,也有不少走到了台面上。蔡家大抵因为陈迹某些运作,处在双方之间的尴尬境地。 与陈迹碰面的是蔡家长孙蔡确。 主客落座,陈迹介绍道:“朱成虎。” 蔡确点了点头。青州就那么大,二世祖们以“嫡庶之分”,划出了相对的圈子。彼此间或少有往来,倒都是照过面。 “昌乐的老太爷还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