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思人-《明末攘夷志》


    第(3/3)页

    也是如此,这些人享受着陈家惠泽,到头来还是有很大的怨气,怪天怪地,却从不愿意多想一想自己应当做什么。莫说回馈家族,至少也不能拖后腿不是?实际上却是背地里做着许多自以为正确的事,挖着家里人的墙角。

    这一次对上陈修洁,恐怕也有部分原因。

    陈华一直向家族陈诉,想要一座宅子的。

    至于为何最后竟然拿到了陈迹的老宅,恐怕又有许多说道。

    没能从陈过嘴巴里问出东西,陈华有些气愤,只是毕竟在人家地盘上,他便也忍下去了。

    送走所有人,陈过被陈修涉喊到跟前,勉励几句,最后也不忘提醒,暂且不要跟陈迹走的太近,至于根由倒是纯粹担心陈迹带坏了陈过。陈知涉对堂弟陈修洁没什么意见,但在教育儿子当面,他是有极大怨气的。早前就让他“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愿意听,如今可好?

    当然,在面对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自然站在陈修洁一方。

    只是关于宅子的事情,其实也牵扯了宗家的人,父亲没说话,他也不好越俎代庖。

    归根结底,大家的眼光都只是盯着陈修洁这一支的祖业。其他各房家大业大,不容易吃下。陈修洁这一房单薄得都快绝嗣了,这些人的吃相难免就难看许多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陈修洁竟然回了登州做官。听说陈迹也开始做起了生意,做的还很不错。当然也就担心着会不会被秋后算账。

    陈过听了父亲的话,最后犹豫再三,也就没有将陈迹拜托他的事情告诉父亲。

    奈何这点小心思,很快被陈修涉看了出来。

    问过之后,说起了记在陈迹名下那座盐场的事。

    陈修涉愣了愣:“朝廷不是收回了盐场晒盐权了?”

    陈过摇摇头,“陈迹说,可能有人利用盐场售卖私盐。”

    陈修涉怒不可遏道:“这是在找死吗?”

    陈过垂首,没有接话。

    月明星稀,很适合做大事。

    与平静的松溪不同,距离登州港不远处的一座小渔村,自打村外的晒盐场关闭后,大家没了一条营生路,部分人重操旧业,开始出海打渔,只是最近海盗猖獗,渔民很难有大的收获。为了讨生活,部分人便起了心思,开始偷偷晒盐,再经由某些渠道开始贩卖,虽说这当中会被人压了很多价,比起出海,却是要安稳许多,养活一家人也容易了许多。

    刚开始大家都担心巡检搜查,经过一段隐秘的发展期,规模已经重新到了明处。而且私下里也有人放出话,官府那边都通了路子了。

    当然也为了卖一个面子,这里头的又有许多规矩。如此一来,一座被关闭的盐场突然就焕发生机,给某些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这一日,一个自称是投靠亲戚的中年人走进了这座名为“木芦”的小渔村,因为手里拿着主家的路条证明,并没有受到太多阻拦。

    中年男子进村途中,望着海边那些闲置的石头晒盘,好奇道:“这怎么都不晒盐了?”

    领路人憨厚的笑了笑,跟着心疼道:“客人有所不知,原本是晒的,后来听说南边的盐商做了些小动作,就给禁了。”

    “哦,听说这是新任登莱知府陈修洁陈大人的盐场?”

    老人迟疑了一下,“客人真是陈家的亲戚?”。

    中年男子笑到:“是的。”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