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姑娘一直在心上啊-《明末攘夷志》


    第(2/3)页

    “这几天探来的消息,加上底下这群不要脸的勋贵,登莱水师毋庸置疑,将会是我大昭有史以来最可笑的水师了。”

    宋清明道:“治军之事,本也急不来,大人何必妄自菲薄?实在不行,将这些家伙送到海上吃些苦头,长点记性的当会有些转变,不长记性的正好就此清理出去。届时我这个亲卫营可以行督战之事。”

    方景瑜笑了笑,“死人总归不好交代。”

    宋清明愣着声音,“但也不能因为这些白痴毁了朝廷好不容易拿出来的决心。”

    方景瑜转过头,笑到:“如此也对,过几天天津水师的船送过来,我并叫了诸将官签生死状,军令状。”

    宋清明颔首,视线在下方扫过一圈,问到:“卑职来之前听陈迹说,早前扣下的几艘沙船帮的沙船,不知道停在哪里?”

    方景瑜眼色飘忽。朝某个角落一努嘴,“就在那了。至少负责稽盗的巡检司老早将这个烂摊子扔给了我,现在每天都有沙船帮的家伙往我这里钻,大抵是知道走不通,又开始走下边的路子,这里面可能还会有些事,权且有人对我这个总兵评价不是很高。”

    宋清明难得说一句笑话,打趣道:“要不要卑职去做了他?”

    方景瑜一声大笑,“最好还是让他们死在前方战场上。”

    宋清明不再说话,海风卷了过来,打在脸上,留下一阵湿意。宋清明舔了舔嘴唇,微咸,视线延伸出去,望向大海尽头,距离那处视野不可及的土地,他又近了许多。

    ——

    登州港正在上演的大剧,陈迹目前还是局外人,就算知道了情况,短时间内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反倒是给自己添堵。换句话说,他铺了这么大一张网,想要处处都如愿,本身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资本与权利的牵扯,他目前不过是中间的一个牵线人,线头姑且还在他手里,只是一个不小心,将自己网进去了,想要抽身都不见得能做得到。

    虽说凡事讲究个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但很多时候的许多事,有必要要讲一个先机,有此前提,之后缝缝补补,熬过了最初的一阵子,有人再想别有用心,那也是需要衡量这里面各方的势力。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切合。

    陈迹本意也是搭起这个台子后,渐渐隐到幕后。

    绕到十余日后,陈迹到了福山县境内,这时候的烟台,名声已经显露在外,在某个程度上,当然是基于他的港口位置。大昭近些年也尝试开放商埠,主要负责的是关于南洋的生意。南洋香料在内的一些稀缺物进入大昭后,会先在泉州港停靠,继而拿到大昭朝廷发下的通商证明,缴税后并会一部分会沿海路北上,在烟台港做一次休整。期间福建水师会作为护送,如今水师兵备弱小,倒也无力再支撑这么一项彰显大国风范的决定了。甚至与各省稽盗巡检司推诿责任,扯皮本事倒是越发强大。

    陈迹在龙口镇停了下来,之后每天就是带着桂春小染游山玩水,多数时候三人行动,偶尔倒也找个向导,结束日程后,陈迹也会认真的整理游玩结果。桂春对这种文字堆叠的故事很难提起兴趣,小染更多时间也只是帮忙磨墨,一并跟陈迹回忆一日见闻。

    这一日,三人在一处小山村住了下来,补好游记后,小染趴在木板搭起来的书案旁,问到:“少爷,你写这些有什么用啊?都是些闲闲碎碎的家常嘛。”

    陈迹笑到:“假如你有一个特别喜欢的人,你会想跟他做什么事呢?”

    小染抬着眼,认真思衬,许久道:“跟他待在一起啊,什么都不做都是很好的事情啊。”

    陈迹笑到:“这么说也对,不过也可以更多选择不是?”

    “少爷你会做什么呢?”

    陈迹顿了顿,温柔道:“很多吧。另一方面,我们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待在一起,这样一来,两个人相爱的人之间,除了遥远的相思,也该有更多的事情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