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门敞亮,夜已黑,小镇灯火璀璨。 少年突兀的出现在小院,头发衣服上散落不少雪花,并没有以自身法术阻止,撤去结界,雪花散落下来。 吃饭,看雪。 最妙…… 极远处,一身形佝偻花白的老头,从苏家小院路过,去往山下,手上提着一坛老酒,上了年纪,抵不住寒风刺骨,又紧了紧单薄的衣服,想来是从外地赶路,回家团圆。 庄俞看到后端起一杯热酒。 少年赶忙去往院门前候着步履维艰的老人,到底是上了年纪,步子有些慢。 “啊伯,不着急,吃了这碗热酒,回家团圆。……”庄俞说道。 老者一喜,“好啊,过年了,自然得回家团圆,你看……我就到了。” 老者指向小镇,只是看过去,不算近了。 “谢谢小哥款待,快些回家跟家人团圆吧,老头走了。” 少年接过酒碗,老者一步步下山,步子坚定。 “好了,咱们吃饭。”庄俞随意说着,大过年得喜庆。 随手取出一坛好酒,放在桌上。 庄俞又往锅里添了些鱼肉,将苏夫人的米酒带来的那坛酒烫了一壶,放于老人手边,新加一副碗筷。 普通就好,甜淡。 “多谢二位照顾苏家。” 庄俞敬两位白发老人,一辈子如此,很难得。 老者受宠若惊,“公子,可是神仙,怎么行如此大礼。” 苏夫人笑到,“曹先生,我来就好。” 妇人亲自敬酒,斟酒。 “老身风烛残年,夫人越来越年轻了……” 庄俞看着越发惫倦的老人,老了。 “当然,我李景胜感谢李老爷子代管凡尘琐事多年,长佑郡井井有条,全是李老爷子的功劳,能陪一壶酒是我李某人的荣幸。”李景胜端起艾学义倒下酒水,一饮而尽。 老人风烛残年,大限不远。 “苏夫人,来尝尝我做的鱼,酸菜鱼……” 苏夫人一笑,“嗯,好吃是好吃,但还是没年轻我做的好,哈哈……” 小姑娘早早啃起了鱼头。 就连小姑娘又大了一岁。 庄俞呆了呆,就这么过年了,比以往过年热闹太多。少年不知不觉,倒上一盅酒,一饮而尽,看着旁边安静吃饭的小姑娘,很知足。 酒水很烈,真是那上了年头的百花酿,庄俞还是咽了下去。少年开了头,然后陈白安就很不安分。 “酒怎样?烈么?” 少年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陈白安不耐烦,抢过酒杯,狠狠闷了一口。 酒有些烈,瞬间憋的女子满脸通红,赶忙夹了一筷老酸菜,咽了下去,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庄俞,难得没有发脾气。 “这是百余年的百花酿,自然如此……” 酒足饭饱后,一对老夫妻佝偻的身子沿着来时的路慢慢的往回走着,总得回家看看,陪了夫人过年就好,少年本打算一路送护送回去,又摇了摇头。 步履蹒跚的老翁老妇摇摇晃晃像极了这些曾经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两幅发白长袖,像极了曾经的少年时光…… 风雪夜归人。 庄俞取了一条板凳和小姑娘并排坐着,望着一行人,鹅毛大雪,越下越大…… 少年又长大一岁,还有一个简单知足的小姑娘。 春风将来,不急不急。 趟出这片枯寂,肆意生长,忍住顷刻回望,忍过恓惶。少年朋友先生皆有,还有了酒,人生知足。 匆匆收拾了碗筷,已到深夜,城中还是有不少灯火,看样子有那守夜的传统。 一夜好梦,又大一岁。 翌日。 少年早起的时候,外面阴冷,雪不知什么时候就停了。 催促的喊起小姑娘,换上新衣绣花小鞋。 自己也换了身干净衣服,换了新布鞋。 又从拿出黄纸烧了起来,礼敬天地。 至于那双绣花鞋真是苏夫人亲手所做,就来花衣裳也是如此,令庄俞意外的的是,他也有一双新鞋。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看样昨晚雪下的不小。 大手挥过,小院结界重现。 小镇街上挤满了不少人,都是一大清早,来城隍上香焚高,少年摇了摇头,没敢去惊扰神灵。 山下有些信仰放在心底,不求显灵,但求心安。 少年小待了一会儿,就同小姑娘回了小院。新衣新鞋,但有些显眼了。 这一身衣裳,素雅好看。 回了苏家后院,陈白安正和苏夫人包着饺子。 女子看了眼小姑娘身着,确实合适,不然整日穿个黑衣服,算什么事。 庄俞赶忙去烧着热水,准备煮那饺子;小院拐角处也有堆纸灰,是那初一焚香天地,留下来的传统规矩,门舍大开,起得早,迎神仙,得富贵。 猪肉大葱馅儿,远远闻到,就知道很美,这可是苗青姨最拿手的,不知道李老捏出来有没有家乡的味儿。 热腾腾的饺子出了锅,很多量很足。少年说道“快尝尝,看看怎么样,……” 女子白了眼少年。“又不是你做的,就煮个饺子,就变成你的了?” 苏夫人一笑,这俩果真是冤家。 庄俞笑了笑,夹起香喷喷的饺子,入口还很烫,确实不错,有家的味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