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到江畔,悬于枝头的白依然?很是戏谑的问了一句,“咋样?脸疼不疼……” 庄俞嫖了一眼,安安静静的坐在了老位置;白依然撤走了李妇人三人的小法术,也不在言语,晃悠着腿,透过枝稍,望着月亮,像极了人间女子。 少年心中全然没怪罪那和尚的言语嘲讽,反而盼着月亮大些、亮趟些,或是天早些亮,方便几人赶路,毕竟按照好点的脚力得走上大半天,不容易。 但凡事总是事与愿违。 后半夜。如今重新裹好了锈剑条,庄俞抱于胸怀,好生伺候着,毕竟这两天有些“大不敬。” 虽说如今夜晚有了女鬼白依然守夜,完全可放得了心思,但庄俞不知为何,出了长佑后,做任何事都很谨慎。 如今抱着剑,看似熟睡,一芥心神粒子游于身外,绕着剑条,点点洒洒灵光游离。 极远处,传来了脚步声快速往江畔火推靠近。 “师父,前方江畔又明火,又为何阴气如此强盛?莫不是什么鬼怪。”一道士小童很是害怕。 “你慌个甚,咱们茅山捉鬼一脉,还怕鬼怪,真给为师丢脸。”道士斥责着小童。 小童脸色一红赶忙解释道,“没有,我只是看那阴气有些浓,不害怕的。” “哼,倒是有些道行,阴气实质内敛,收放自如,看样子是修出了阴神,如今咱们遇到了,定要收了它,做一件功德,造福人间。” “阴神?师父这……我们道行不够吧,要不先绕路?”道衣小童询问道,打了退堂鼓。 “瞧你哪点出息,我咋就教了你这么个徒弟,等会看好了,躲我身后。”老道虽是训骂小童,但眼里还是疼惜的紧,毕竟如今的茅山一脉,门户太小,人更少,香火几近断绝,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传人,当然得照顾的紧。 “嗯,师父我记得了。”小童点了点头。 “莫怕,咱们茅山虽说没落了,但也有过了不起的祖师爷,我们继承了香火,自然在捉鬼一途,得天独厚,何况祖师爷身化大道,早也铭刻了真言于天地,天然压胜鬼怪。”老道同小道童夸大了一翻。 其实也算不上夸大,凡人跃身上五境的大能,身死道销都会铭刻天地,尤其万法流派的第一始创人,功德造化,更是会被天地铭记。冥冥中自是护着香火传人,毕竟已被天地认可。 庄俞感知到有外人靠近,全然没了睡意,舔了把火,忘了一眼白依然,女鬼不情愿化为一缕青烟回了瓶中。毕竟,今时天地,没几个人会在夜里乱窜,除了修道人不惧阴风鬼怪,再就是世间某些世俗练家子,也走走江湖。 遥遥走过来两人,正是刚才说话的道士道童。中年老道身穿了件黄黑相间道家锦袍,腰间黄色玉带系着一个黑色紫金八卦摄魂镜,高束发冠,背后一把三尺桃木剑裹着黄口袋,手持一把拂尘,脚踏黑布靴,满满当当,一应俱全;只是近些看了面貌,让人不免觉得一副痞子模样,留有羊角胡子,像极了世俗坑蒙拐骗算命先生。 紧跟着道童,穿着清爽了好些,依旧身着黄袍,腰间挂着一个钱袋和一块白玉牌,背了个小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