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给小柳枝找个事干-《农门虎妻福满满》
第(2/3)页
柳枝那孩子自从来了程家,虽说有大伙精心照看着,却总跟个小大人似的懂事的让人心疼。
秦氏心想,这事恐怕真是自己多虑了,小柳枝确实比一般的孩子懂事些,但还是个小孩,长此以往下去却不好,要真如程元卿说的,来酒坊干干营生,帮着跑跑腿,能分散一些柳枝痛失家人的悲痛,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秦氏摇了摇头,暂且将这些想法抛到脑后,转而向程元卿问道:
“你说柳枝这孩子,爹娘走的早,他奶也没了,虽说暂且跟着咱在酒坊也行,可要真当个长事这么办,我这心里头老觉得对不起老太太。”
程元卿想了想,“那阿娘的意思是?”
“唉,我这也没个章程,就觉得心里头不是个事,想和你们再商议商议。”秦氏说着就叹了口气。
沉默片刻,程元卿想出一个主意。
“让柳枝跟着咱在酒坊干活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他年纪还小,读书才是正途。”
听到这话秦氏眼睛亮了。
“这法子好!”秦氏对于送小柳枝去上学的提议没有丝毫不赞同,也压根不考虑送他去上学的花费。
秦氏厚道,她和程元卿一样,从把小柳枝领回自家开始,就把这孩子当成自家人了。
因为一连生的孩子都是闺女,秦氏一直很渴望能给程时年添个儿子,看别人家的儿子也是眼馋的。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秦氏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家里也自程元卿后,再也没有孩子出生,这突然有了小柳枝每天吸引秦氏的注意力,秦氏觉得这就和自己儿子一样。
而一个庄户人家的孩子,想要念书的花费其实也不低。
首先村里就没有学堂,要想念书,最近的就要去县城,一到了县城里,吃住哪个就都得费银子,庄户人家都是种地为生,手里头根本拿不出银子来念书。
但要是能在县城念书,以后就算不考个秀才,能和程时年过去一样当个账房也不差,那么一年下来,不仅可以挣钱,更重要的是,也算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个营生了。
这桩事在家里出过读书人的老程家看来,是笔划算的买卖。
秦氏当了十几年的老程家儿媳,耳濡目染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里能出个读书人。
可惜她生的都是闺女,而且县城的学堂,也不让小娘子们进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