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等江远神清气爽从宋梅家离开时,已经晚上十点多,玩的有些过了,他开着车,点了一根烟,能够感觉身体没有掏空,反而经历鱼水之乐,明显感觉更顺畅,柔顺,像是排泄掉了不少杂质的那种感觉。 外面路灯下,不少刚刚下班的人,吃着手抓饼在等红绿灯,有的骑着电瓶车忙着赶回家,有的还打着工作电话。 江远看向他们,好似看到了几个月前的自己。 他车子拐去了温馨家园,顺便买了一些烧烤等,去看了看老乡们。 父亲不说,他心里明白,父亲这个人重情义,讲规矩。 自己第一天露面,之后撒手不管,肯定不行! 和乡亲们聊了一会天,他们都表示一切都好,吃住都好,还能赚钱。 江远又来到了门岗处,三爷在这里。 “三爷,一切都好吗?还习惯吗?”江远笑着询问道。 “好,好,这可比家里好多了。” “就是大牛那孩子,非要给我装个空调,你说多浪费电。” 三爷咧嘴一笑,招了招手让江远坐在空调下面的椅子上。 江远递过去一根烟,他也点上。 “小远,在大城市里生活不容易吧。”三爷抽了一口烟,忽然感叹一句。 “还可以。”江远一怔,旋即呵呵一笑。 “三爷虽然老了,但眼睛没瞎。” “这大城市里万家灯火,但真正能吃的舒适,住的安心的,没多少人。” “那晚我也看到了。” “你干的事,有风险,要注意安全。” 三爷沉声道。 “三爷放心,有大牛他们帮我的。”江远点了点头。 “嗯,有事打门岗的电话,三爷喊人去帮你。” “咱们青山村老少爷们,死的死,老的老,但村子里还有万把人。” “按照我当年的脾气,你二叔那崽儿,就不会蹲监狱。” “你爹啊,哪里都好,就是性子太软。” 三爷气的一脚踩灭了烟头,换上了他的旱烟,摁了一把烟叶,深深的抽了一口,似是想到过往,心里憋得慌。 “我爸肩上担负的多。” “人也就变得小心了。” 江远也算是为父亲,说了一句公道话。 “这我知道。” “但小心,就能太平了?” “当年我们村子多大,方圆百里就数我们村子人多,足足两三万人,现在呢,留下来的都穷的露屁股蛋了,种地连自己都养不活。” “是太平了,但也穷了。” “人呐,不能顾虑太多,算了,终究是你爹,三爷多言了。” 三爷打着哈哈,摆了摆手没再多说。 “三爷,我爸那也是你侄,你该说就说。” “小时候,我就喜欢偎着三爷你,喜欢听你讲打土匪的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