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立校之本-《回档1986》
第(2/3)页
天时地利人和。
海川的老百姓这两年很信任士林集团的,一听说这个学校是士林集团办的,包分配工作,就连一些过了高考线的学生都来报名了。
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很多的,虽说士林助学资金可以帮助上学,但毕竟不是全包,但到光华来上学那可是全包的。
账就怕算,一算就分出来高低了,所以就连韩清波想上机械班还得请李老班出来说话。
但眼下学校刚开始办学,只有翻译和机械两个专业,百十余师生,相对于偌大的学校和建筑物,人气的确弱了点。
“马原那个建筑专业弄得怎么样了,他怎么想起来搞这个,还嫌手里的事还不够他麻烦的?”郝刚想到了马原的建筑专业。
李光华白了他一眼:“他烦不烦我不知道,反正我不烦,我巴不得再多几个马原这样的人呢。”
郝刚心想,得了,自己这话根本就没问对人。
李光华说得没错,别说多建设一个建筑专业,就是张元、李元都来办专业,李光华都举双手欢迎。
光华职业技术学校缺的不是地盘,是专业和学生,如果学校能招收上千人,李光华做梦都能笑醒了。
当然了,李光华不了解的是,要是光华职业技术学校能招收上千人,郝刚做梦也能笑醒了,办学校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图的这些“人才”吗。
叶金此时善解人意地接上话茬:“马原也急啊,李佳杰下的任务太重了,这家伙只管捞生意,不管身后的烂摊子。海川的建筑任务已经够重的了,他又把海南的事揽了过来。”
叶金有点抱怨,李二少负责的房地产部门虽说不至于贴本,但与士林集团其他产业相比那绝对是够本赚吆喝,名气大利润小。
李二少和郝刚暗地里的勾当只有他们两人明白,就是说了,叶金也不会懂得。
叶金是“实在人”,“实在人”有时候不适合做下限太低的事。
“好在海川市把建筑业一套人马都交给了士林房地产,马原这才缓过一口气,要不然,马原早就撂挑子了。”
叶金替马原叫着屈,其实也是变相解释了马原为什么要急着办这个专业的原因。
“咦,李二少动作挺快呀,海南的局面这就打开啦。”
这段时间郝刚忙着竞赛的事,倒是没关注李二少的进展,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有能耐,不声不响地就把海南的码头打下来了。
别人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郝刚知道啊,操作好了,这里面就是金山银山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