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回档1986》


    第(2/3)页

    我已经做足了保密措施,加入外国国籍时他们也答应替我保密的啊。

    胡导看到陈翀发呆,仅存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心中也是怒火万丈。

    作为国内最大牌的导演之一,爱国大片多是出自他的手笔,没有爱国心是拍不出爱国情的。

    对于陈翀以前的行为,他一直在容忍,向外发展追求艺术,这他能理解,但现在叛国,这是大错。

    要不是士林传媒提醒,还不知道自己看重的这个花瓶居然有外国人的身份。

    陈翀看着一脸阴沉的胡导,不明白自己向往自由的生活怎么就错了,艺术不是不分国界的吗,我加入外国国籍怎么就不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呢?

    胡导既然不给自己撑腰,那就找能给自己撑腰的,陈翀不相信在这“自由”的世界里,还没有“声张正义”的地方了。

    于是在《南华晚报》上,一篇文章指名道姓地质问:“为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都能上台独唱,而陈翀这样一个在国际上都声明远播的知名人物却不得登台?士林传媒这是自私还是歧视?”

    陈翀积极回应《南华晚报》的质问:“我不缺少这样的露脸机会,我真的不稀罕,我只是不服气士林传媒这种任人唯亲的丑恶嘴脸。”

    跟风的人还是不少的,不仅在国内的媒体上有跳出来冷嘲热讽演唱会组织的不专业,更是发动国外媒体的力量抨击演唱会的倾向性。

    一时间士林传媒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顺带着也让士林传媒大张旗鼓地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

    陈翀的动作要是换个场合也许有点作用,但是选在这个时间,选了这样一些媒体,就太不明智了。

    在电视台一次采访中,王金花就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句:“这是一次华夏儿女的盛会,我们不需要香蕉人参与,也不想听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的媒体连篇怪话。”

    虽然王金花没明说什么,但该懂的人都会懂的。

    王金花在回应之后就专心筹备演唱会了,再怎么跳,你也上不了舞台,用郝刚的话说,我就喜欢看你暴跳如雷却无计可施的样子。

    既然郝刚从李老班那儿请下来了假,元月对演唱会的关心就多了起来,每天课桌上都会有几张关于演唱会的报纸。

    元月指着报纸上的报道忧心地问郝刚:“郝刚,这对花姐没什么影响吧,这些人的言辞也太刻薄了。”

    郝刚笑笑,有心去摸摸元月的小脑袋,但教室内那么多人,到底没敢,只能遗憾地随口敷衍着。

    “嘴长在人家脸上,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呗,说得越多,屁股露得就越多,大家也就越能看清楚这些人的嘴脸。”

    元月嫌弃地看着郝刚:“你能不能不要老是把屁股和脸放到一起说,恶心吧。”

    坐在前面的颜霞,肩膀似乎剧烈地抖动了一下。

    郝刚直直地瞅着元月,元月的脸突然就红了:“郝刚你无耻,再这样以后别想我理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