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寻鸦记(上)-《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第(1/3)页
    第31章  寻鸦记(上)
    《鸦》这部作品,并不是深濑昌久一个人的功劳。
    这部作品之所以能问世,要多亏了两位编辑。
    一位是山岸章二帮他理清了创作思路,第二位是长谷川明帮他从海量的照片中找到了逻辑线索,整理编辑成摄影作品集。
    如果没有他们二人,世人看到的不会是内容如此一致的《鸦》,只会看到包含着鸦的北海道孤寂景象。
    这也说明在一本摄影作品集的创作中,编辑的重要性。正如小说出版时,编辑起到的作用一样。
    不过陈平生自然不必那么麻烦,因为他心里有整部作品的印象,他不需要和原版完全拍摄一致,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
    他更想从这部作品延伸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在飞机上历经5个小时落地,从sy市查干湖机场出来的陈平生看着夜幕笼罩的街头,随手打了一辆出租车。
    他家的祖宅距离市区还有段距离,是在一处村子里,据说已经废弃了很久,无法住人了。
    今天去的话有些太赶,他准备在市内先住一宿,然后租辆车,买一些东西。
    来到松原他的第一感觉是冷,在南方呆习惯了的陈平生已经不太适应东北两极分明的季节,虽然才9月份,但松原的气温已经降到了十度左右,而且看天气预报,接下来几天还要降温。
    还好他预想到了这种情况,提前带了羽绒服和毛毯,因为从小他就对吉林的天气一直心有余悸。谁能想象在冬天时,即便穿上了最厚的羽绒服,里三层外三层套得严严实实依然被冻得不行的感受。很多人说南方的冬天比北方还冷,要么是玩梗,要么是没有真实感受过寒冷。
    南方的天气再冷也就只穿一件羽绒服就可以了,甚至里面穿的并不多,可是换到东北,如果你穿同样的衣服裤子出去,被冻哭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
    尤其是鹅毛大学纷飞的季节,那种彻骨的寒冷,令人久久无法忘怀。
    出租车师傅是地道的东北人,操着一口热乎的大碴子方言,边和陈平生聊着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边时不时对着路边龟速的车骂上两句。
    “到了,兄弟。”司机把车停在了一家快捷酒店门口,陈平生付钱后去后备箱提行李,没想到司机也下了车,帮他提了一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