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往的李灿,也并不了解这些。 对神曲,DJ,土味这些也从来不感冒。 直到自己看到老爹在厨房劳累一天后,满手油污的拿起手机,放起李灿原本不屑一顾的土味情歌,抽上一根烟时,那种惬意的眼神。 两世为人,知道什么叫压力的李灿,也就在这一刻,突然真正意识到,普通人对音乐需求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世界,不止需要精致的美食,也同样需要快餐外卖。 全是美食,不好,全是外卖,也不好。 众口难调。 作为精神食粮,文娱内容中,自然也有着其不同的定位,适用不同的人群。 “你没法对一个一天搬砖16个小时的农民工去阐述古典艺术有多么美妙,你能理解其中的美,是源自于你数十年的积累和培养,农民工不行,他肩上有家庭,那么多张嘴还要吃饭。” “如果互联网没发展起来,他们能被音乐治愈的途径,可能就只有大街小巷播放的土味神曲。” “他们不是蠢笨,而是没有进步的条件,没有汲取知识的渠道,繁重压抑的生活里仅有一点的乐子,还要被有些文青嫌弃是垃圾,批判成所谓时代的悲哀,音乐的末路?” 林锋浑身一震。 原本还有些笑嘻嘻的表情变的凝重了起来。 李灿所展露出的这种对音乐的态度,带给了林锋看待音乐的新视角。 “任何人都有享受任何音乐的基本权利,无论这个人是农民,工人,学者,商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何种文化与学识,大家都是老百姓,不要搞什么歧视链去底层互戕。” “外卖小哥为生活奔波的时候,就是会有人喜欢节奏劲爆简单的DJ版老歌,因为带感,年奔四十五十的老男人,就有人喜欢在KTV唱朗朗上口的旋律,因为那种看似老土的音乐,是他们逝去的青春,你得让他们怀念,而不是否定他们拥有过的曾经。” “你去和足浴城的洗脚妹谈你最喜欢的叙事诗,谈你最擅长的咏叹调,谈浪漫主义是如何触动心灵?这真不如一首《小鸡小鸡》能逗人笑一笑,短暂的驱散一整天的劳累。” 李灿这一席话,如机关枪一般,重重的击打在林锋的内心。 自小家境优渥,学习优秀,天赋异禀的林锋,就仿佛活在城堡里的王子一般。 可想而知。 这些话的冲击力到底有多么巨大。 直到此时,林锋猛然惊醒。 只要有基本的职业素质,不违背道德底线,不扰乱公序良俗。 那么,任何一种风格类型的歌曲,都是被需要的。 现代以前的音乐,一直是服务于达官显贵,利益既得者的,他们的目的是靠所谓高雅艺术来与贱民区分身份,掌握了定义,所以他们是评价者。 第(2/3)页